如何運用STEM教育理念在樂高LEGO積木課程

大學唸的是交通大學控制工程Control Engineering,是電機的領域,剛進去讀的時侯認為畢業後就會當一位技師,而技師自己當時誤解為會修東西的人,也不清楚工程師這個詞的解釋。後來查字點得知工程師是有專門技能,用來解決實現生活所遇到問題的專業人士,開始認同且逐漸喜歡工程師這一詞,慢慢的也用時光努力自己發展成為一位可以有專門技術的工程師,且希望畢業後可以用專業服務所需的一名專家。時間過的飛快,我也真的在軟體及手機領域中,認真解決各種技術問題,一下子也過了15年. 自己的兩個孩子目前也都在小學就讀.
發現現今教育的現象,老師都說每一科很重要,其實不是每一科,而是會拿來考試,或用來計分的科目才重要.孩子學到的數學,是不斷解題及重覆運算,超前能目前理解程度的數學,孩子學到的自然是書本硬記,和生活經驗難以連結的自然,孩子學到的英文,是家長說很重要,老師也說很重要,其實日常生活中沒有機會運用,小孩怕說也聽不太懂的英文,國文是練寫字寫一堆,作文一出就倒一堆的國文. 試想看看,當每一科都重要,每一科就會出一些作業,加一張考卷,明天考一節試,孩子課後一週補習兩次課,所有科目加總起來,把所有的時間都填滿,這樣我們真的能讓孩子樂在學習?
我認為孩子在學校應該不是在意學習結果,學習的結果不幸的常是用分數來表示. 而是學習後孩子所發展出的核心能力,這些能力,是對他自己的未來,會一輩子受用的能力,像是溝通協調,邏輯思考,社會責任,多元及包容,終身學習.這些難以用數字計算的能力,才是應該是學生教師和家長重視的領域.
喜歡和孩子們一同玩樂高,是因為發現從樂高上課過程中,用最自然和簡單的方式,讓孩子們喜歡且逐漸學習了解STEM領域。STEM是S(Science 科學),T (Technology科技),E(Enginnering 工程),M (Mathmatics 數學),分別代表四個領域,然而這四個領域的各別性不是這個名詞的重點,STEM強調是這四大領域的整合性及共通性。
我認為孩子在學校應該不是在意學習結果,學習的結果不幸的常是用分數來表示. 而是學習後孩子所發展出的核心能力,這些能力,是對他自己的未來,會一輩子受用的能力,像是溝通協調,邏輯思考,社會責任,多元及包容,終身學習.這些難以用數字計算的能力,才是應該是學生教師和家長重視的領域.
喜歡和孩子們一同玩樂高,是因為發現從樂高上課過程中,用最自然和簡單的方式,讓孩子們喜歡且逐漸學習了解STEM領域。STEM是S(Science 科學),T (Technology科技),E(Enginnering 工程),M (Mathmatics 數學),分別代表四個領域,然而這四個領域的各別性不是這個名詞的重點,STEM強調是這四大領域的整合性及共通性。
舉一個曾上過貓空纜車的課為例,目的是透過動手做知道纜車運作的原理,先用繩子在固定在教室兩側一高一低,帶著孩子做一台不太像的纜車,用樂高輪子固定在粗繩子上,孩子寫一個方塊簡單程式,就可以開始轉動輪子,讓纜車上昇,問題是纜車走一小段繩子就落了下來,在我的課,孩子需要自己用眼睛加上動腦找問題,很少我會固定的答案,有人發現重心不穩定,有人是加大輪子增加摩擦力,也有人是機構沒裝好,到後來,有解決自己問題的同學會很開心的幫助其它同學,幾乎全數的小朋友都可以將纜車送到高處的站. 他們會不斷嘗試,相互幫助,過程中的笑聲,可以看到樂在動手做的開心! 不斷找出問題,就是工程領域的實事求事並解決問題. 動能換位能是科學的觀念. 輪子多大上升速度多快是數學的運用. 這樣還不夠,又出了可以有智慧安全的挑戰,讓纜車之間不會碰撞設計,要學生使用超音波感應器來保持前車的距離,又是一項新科技的使用.
這有意思的課結束後,對孩子有意義的不是他學會了這麼多知識,而是他知道如何運用自己的眼去發現,動腦思考,動手解決他所遇到的問題,也幫同學解決問題的成長經驗,我想這樣正面的經驗應會是完全不同的體驗,也會給孩子滿滿的收穫! 這也是我想要當一個可以啟發孩子學習的老師最大的動力來源!
這有意思的課結束後,對孩子有意義的不是他學會了這麼多知識,而是他知道如何運用自己的眼去發現,動腦思考,動手解決他所遇到的問題,也幫同學解決問題的成長經驗,我想這樣正面的經驗應會是完全不同的體驗,也會給孩子滿滿的收穫! 這也是我想要當一個可以啟發孩子學習的老師最大的動力來源!